金圣香烟价格以及图片,甲天下香烟,凤凰香烟,五叶神

行業資訊

了解最新行業資訊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助力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時間:2024-09-06   訪問量:50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相輔相成,二者實現深度融合,是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鏈安全韌性、促進新型工業化具有重要意義。

9月2日,正值中國工業報社成立44周年的重要日子,由中國工業報社組織召開的“2024尋找中國新質生產力標桿專題研討會”活動在京舉辦,本次研討會的主題為“與‘新’同行,向‘質’而生,促進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與會領導、專家、企業貴賓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和經驗,通過深入交流和討論,開拓新思路,尋找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解決方案,共同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力量。


image.png

“2024尋找中國新質生產力標桿專題研討會”活動現場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出席會議并作主旨發言。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徐金寶,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副主任張義豪出席會議并致辭。甘肅省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陳富榮,清華大學工程管理教育中心副主任蔡臨寧,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董事長陳錦,海爾集團首席品牌官王梅艷,蒙牛集團副總裁魏薇,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行政官王鐵夫作主題發言。《中國小城鎮》作者、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城市戰略部總經濟師通振遠,江淮汽車副總經理王德龍,臨工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礦機大客戶發展公司副總經理魯明等60余位領導嘉賓到場參加活動。中國工業報社副總編輯、全媒體中心主任汪靜作中國工業報社“2024尋找中國新質生產力標桿”活動及研報實踐匯報。會議由中國工業報社總編室主任聞育旻主持。



科技創新帶動產業變革  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推動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優化組合和更新躍升,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生產力。


image.png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



李毅中在作《科技創新推動生產力躍升 帶動產業變革》主旨發言時表示,新質生產力“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為基本內涵”,要全面提升勞動者的職業素質,持續提高生產裝備、器具等勞動資料的水準,盡力提升勞動對象的種類、品質和效能。運用現代科技和管理,使生產力三要素融合適配,形成新生產組合。

“新質生產力不僅需要高效低耗、精準安全實體形態的執行機具,更要重視互聯網、工業軟件以及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等非實體形態的智能工具,進而實現生產制造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李毅中強調。

李毅中認為,“科技創新帶動產業變革,要全面把握、加強重點環節。要大力加強基礎研究、原始創新;要多維度推進自主創新;要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要積極推進數字技術與工業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兩類技術都是發展動力,都有各自的前沿技術。交互融合、變革發展、加速倍增、互不替代、并行不悖。數字化轉型著力點要深入到生產制造的核心部位。”

此外,李毅中強調,科技金融帶動成果轉化,需做好金融、財政等各方支持。發揮好各類基金和專項信貸的支撐帶動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注入科技成果產業化,形成新質生產力。


image.png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副主任張義豪



國務院國資委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張義豪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產業是國民經濟基石。科技創新作為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通過提升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能夠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附加值。產業創新則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重要環節,能夠提升產業‘含金量’,增強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張義豪介紹,今年以來,國資委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強化國有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以更大力度強化科技創新、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更好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涌現出一大批國貨潮品和新質生產力標桿。


智能化賦能融合創新  持續做大做強主流宣傳陣地

“如何踐行新質生產力要求,推動中國經濟向‘新’而行,需要媒體發揮全面研究、深入發現、標桿探訪和實干創新的力量。” 徐金寶表示,緊跟中央精神,中國工業報社、中國工業高質量發展企業理事會、中工智庫、《中國機械》雜志社四方聯合,從今年3月起,正式發起“2024尋找中國新質生產力標桿”行動與倡議,自啟動以來,本項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截至目前,中國工業報社已經收到企業的報名調研及案例考查需求超過50家。


image.png

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徐金寶


據介紹,近5個月,中國工業報社深入重慶、江蘇、山東、河北等重要經濟省份考察、探訪、調研、報道,涉及地方、園區及企業數十家。這些卓有成效的調研活動,不僅得到了當地工信部門、園區及企業領導的積極響應和全力配合,還為中國工業報社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大量一手信息和實戰資料。徐金寶透露,在今年年底前,中國工業報社會將這些豐富的、有價值的調研報道內容集結成《2024年新質生產力發展趨勢與實踐研報》。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張義豪希望,中國工業報社能快速搶占數字化發展風口,積極打造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一體化運行體系,始終堅定主流價值引領;要進一步鞏固建強工業行業宣傳陣地;要堅持技術創新,數字賦能。在人機互動、人機協同的創新環境下,積極探索全媒體生產的新流程、新模式和新機制,以智能化賦能融合創新,聚集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持續做強做大主流宣傳陣地,提高中國工業報社在國際國內輿論場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多方協同構建發展新優勢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政府的引領與扶持,需要科研機構的智慧與探索,同時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參與與協作,更離不開企業的創新與實踐。


image.png

清華大學工程管理教育中心副主任蔡臨寧


“企業可以從技術和市場兩個維度思考如何進行主動創新。”蔡臨寧強調,可以把技術分為傳統技術和新技術,把市場分為傳統市場和新市場。將技術和市場進行組合,就會出現傳統技術在傳統市場中應用的漸進式創新,因此,不僅要去思考產品、流程上的創新,還要去思考怎樣通過范式創新和定位創新來推動產業發展。


image.png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董事長陳錦


“科技成果具有復雜性、專業性和難以預測等特點,如何科學、客觀地評價科技成果仍然是世界性難題。大多數科技服務機構僅是提供相應平臺,但未深入科創企業后續成長過程,導致整體孵化存活率不高。”陳錦表示,針對這些問題,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以追求商業成功為核心目標,以市場化機制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商業邏輯,實現技術研發投入到經濟效益產出的良性循環。

image.png

海爾集團首席品牌官王梅艷


作為“燈塔工廠”的典范,海爾集團在踐行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海爾通過不斷的創新與實踐,推動了企業自身的轉型升級,同時也為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動力。王梅艷表示,海爾通過“三權下放”,激發員工積極性,將員工價值(“人”)與其創造的用戶價值(“單”)合一,極大提升了海爾內部自組織創業積極性,海爾打造的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也鏈接了90萬家企業、賦能15個行業和16萬家企業。


image.png

蒙牛集團副總裁魏薇


蒙牛集團作為中國乳業的領軍企業,站在“國之大者”高度,乘勢而上、奮勇爭先,以創新驅動、數智賦能、綠色發展為方向,堅定引領中國乳業的新質未來。魏薇表示,蒙牛在寧夏銀川建成投產了全球乳業首座全數智超級智能工廠,運行一年多以來,實現了全產業鏈、全設備鏈、全系統鏈的“三個徹底打通”,人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0倍,打造了全球乳業生產最高年度人效比。


image.png

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行政官王鐵夫


“新質生產力作為當代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著經濟社會的變革,為應對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和技術挑戰,企業探索打造新質生產力。”王鐵夫表示,多年來,沈鼓不斷引領行業創新和技術進步,承擔并完成流體機械新型節能與系統智能調控技術等多項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實現數千套大型壓縮機能耗降低5%-8%,通過節能每年可減少碳排放數千萬噸。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可以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謀劃布局未來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堅實物質技術基礎。會上,中國工業報社與甘肅省科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image.png

中國工業報社與甘肅省科學院交換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本并合影


雙方商定,在科技創新推廣方面,共同策劃舉行科技成果發布會、專家訪談、熱點剖析、科普講座、發布《白皮書》等;在科技成果推廣方面,雙方共同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市場化應用;在示范基地建設方面,雙方共同推進甘肅省科學院高技術產業園產學研示范基地建設等工作;在人才培養與交流方面,雙方將共同舉辦學術交流、技術培訓等活動,提升雙方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

image.png

2024尋找中國新質生產力標桿專題研討會”開放式研討環節現場


最后,在開放式研討環節,與會嘉賓圍繞產學研用協同、數智化與新質生產力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甘肅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陳富榮,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馬小龍,中制智庫理事長兼研究院院長新望,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副總經理岳淼,易智時代常務副總經理、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紅梅,河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國明等分享前沿理論技術,共享創新實戰經驗,探討產業變革解決方案和未來趨勢,積極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建言獻策。



本文轉自網絡,本站僅提供展示與交流,不為其版權負責。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注微信公眾號

北京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磚廠北里141號 聯系電話:18501370537 郵箱:zlxtkjgf@163.com
濟寧地址:山東省濟寧市高新區金宇路康城麗景13號沿街商務樓5層 聯系電話:0537-3150537

Copyright ? 2015-2021 www.fcgjfw.cn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2023002201號-1